生平方重(19021991),字芦浪。九三学社成员。我国著名文学家、乔叟研究专家、翻译家、中古英语专家、比较文学学者。1902年生于安徽芜湖,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之后留学美国,先后在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攻读英美文学专业并获学士及硕士学位。1927年归国,参与筹建武汉大学,任武汉大学外文系主任,在武汉大学13年,为武大的外语教育事业做出重要贡献。1944年,赴英国讲学并任英国三一学院客座教授。1947年回国后,先后在安徽大学、浙江大学、必威西汉姆联官网、复旦大学任教。1956年,方重被评为二级教授并调入上海外国语学院,先后任西语系主任、英语系主任、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1986年,方重教授成为上外第一位博士生导师。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196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方重擅长于乔叟、莎士比亚等英美文学大家作品的翻译与研究,并于上世纪80年代初率先在国内开展了比较文学研究,提出了颇具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研究理念。方重学贯中外而虚怀若谷,成就卓著而内敛低调,一生淡泊名利而孜孜于教书育人、钻研学问。其道德文章和为人为学深为后学推崇。1977年,美国学术学会主席、乔叟专家罗明斯基访问中国期间,专程拜访了这位七旬老人,称他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代表作品著有《十八世纪的英国文学与中国》《邓与布朗宁对于人生的解答》《诗歌集中的可罗列奇》《英国诗文研究集》《乔叟论》等,译有《乔叟文集》《坎特伯雷故事集》《近代英文散文选》《理查三世》及《陶渊明诗文选译》(汉译英)等。

翻译故事方重对于陶渊明诗作的英译工作始于1944年。方重曾说:“我在英期间,为了使英国人士对我国文化有深入了解,曾对照我国古代诗歌的许多英译本,发现不少译文不甚确切,深感这类汉译英工作之重要不亚于英译汉。因此,我在研究乔叟之余,倾力翻译陶的诗文,为中英文化交流作些努力。”意在为世人生动展示一位中国古代伟大诗人的“高风亮节”。“我始终认为,只有了解作者,才有可能全面了解作品。譬如陶渊明,他有《闲情赋》,有《归去来兮辞》,有《桃花源记》,还有《五柳先生传》。就有人据此称他为田园诗人,将他归类比较。但如果我们纵观他的一生,就会发现对他冠以这个称号是不合适的。即便他那些归田退隐、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歌、散文,也常常闪烁着‘济苍生’的抱负,流露出关心世事与忘怀得失的矛盾心情,只有在对作者的思想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我们的作品比较才可能深刻而有分量。”

您的位置:
校友返校接待常规方案
发布时间:2018-04-25 浏览次数: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