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德语系教授,德语翻译家。曾任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获上海市翻译家协会“翻译成就奖”。宋健飞教授长期从事德-汉、汉-德口、笔译领域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工作。

代表作品:专著《德译中国文学名著研究》,教材《中国文学名作德译本选读》,译文及译著《装笑的人》《不必总要鱼子酱》《德洛姆布什一家》《齐美尔、胡塞尔、舍勒散论》《文学无国界》《责任与命令》《写作的风险》《一个流亡部落的回归》《夏先生的故事》《玩世箴言》《一则干劲十足的故事》《给未出生的孩子做安息祷告》《夜空的抚慰》《考克上校》《在我们德国》《赤足二月》《罗马一日》《王伦三跃》等。

翻译故事承接《夜空的抚慰》的翻译后,宋健飞开始如饥似渴地搜寻、博览网页和书本上有关波斯帝国历史、伊斯兰教规礼仪和阿拉伯风土人情方面的各类资料,了解小说的背景知识,让想象穿越时空,慢慢走进作品主要情节的发生地波斯古城伊斯法罕以及那神秘的伊斯兰文化。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一幅幅金戈铁马、明枪暗箭、宴饮狂欢、美景奇葩的画面,夹裹着浓郁的异域人文和自然风情,扑面而来,令人眼界大开。但与此同时出现在眼前的则是连篇累牍的人名、地名、事件、礼仪、教规等各类元素组成的纷繁庞杂图谱,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需要一一查核对照,解码转换。

一般的德汉词典里没有收录阿拉伯语的人名和地名,遇到这样的情况,在无阿-汉工具书的条件下,宋健飞只能硬着头皮,按照似是而非发音,模棱两可的词形,用模糊语言的搜索方式,在浩如烟海的网上和纸质材料里找寻其中文的对应表达。比如书中曾出现“开赫里”(al-Kaheri)一词,他从百度搜到微软,从地图查到史书,花了数天时间都没找到这个历史地名的现今所指,后来偶尔在一篇文章中看到埃及首都开罗的阿拉伯语名称是 Al-Qāhirah,才恍然大悟,明白了这原来是开罗古称。

您的位置:
校友返校接待常规方案
发布时间:2018-04-25 浏览次数: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