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日,外语楼319会议室,翻译系系主任赵刚教授做客观海论坛第二场讲座,并作了题为《双语辞书翻译中的对等研究》的精彩演讲,诸多教师、研究生、访问学者出席并参与讨论,现场气氛热烈。讲座由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副院长金衡山教授主持。

在回答什么是对等这一问题之后,赵刚教授首要介绍了20世纪5070年代对等概念的提出与发展,然后简要提及了四大主要的对等理论:雅各布逊的差异中的对等、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贝克的翻译等值理论、奈达的形式对应和动态对等。接着赵刚教授主要阐述了双语辞书翻译中的对等与翻译中的对等的联系和区别:翻译中的对等模式可为双语辞书翻译中的对等现象提供参考,也是探讨双语辞书中对等的基础,但是它是属于语境中的、单功能的、单一性的、翻译性的对等,而双语辞书翻译中的对等是非语境的、多功能的、互补性的、解释性的对等。随后赵刚教授重点谈及了双语辞书翻译中包含的四种对等类型的研究:一是认知性对等,它指的是语义同一性,多用于人名地名的直接翻译;二是翻译性对等,三是解释性或称描述性对等,赵刚教授以杀回马枪的翻译实例区分了翻译性对等与解释性对等,前者强调译文的可插性,后者译文强调的是对原语条目的描述性,是概念上的对等而非纯语言层面的对等,但是在双语辞书中两种翻译是互补的,所以都应该被包含在其中;四是功能性对等,其在本质上属于归化译法,是为了适应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巨大差异,如月光族翻译为“all-salary spender”,同时赵刚教授通过分析提醒大家如果运用此译法不当将会产生反面效果,与源条目的意义背离。

赵刚教授的讲解展现了翻译学的系统性与可研究性,十分具有学术价值,在场老师、学生结合自己学术领域,对此开展了精彩讨论。

金衡山教授就过于细致的翻译理论的区分是否会使翻译过程变混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窦卫霖教授表示中译英更具有难度,系统的理论才能指导翻译过程顺畅进行,并进一步与赵刚教授讨论了归化异化的主次选择,怎样翻译才能使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陈芳老师表达了她对翻译的重新认识,翻译的再创造也是十分有难度、有价值;访问学者们、研究生同学们也纷纷发表自己看法,提出相关问题,讨论激烈,气氛活跃。讲座结束后,在座师生纷纷表示获益匪浅。

观海者,观世界也。观海论坛的每一场讲座都能让不同思维相碰撞,不同学科相交融。为我们看待事物时开辟了一种新视角。期待下一次的思想激荡。(撰稿人:刘禛祎)

您的位置:
校友返校接待常规方案
发布时间:2018-04-25 浏览次数: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