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俄语系主办的“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方法的转向与突破”研究生学术论坛于102829日在Betway必威西汉姆联339教室成功举行。论坛邀请了叶舒宪、程金城、郑体武和刘文飞教授作报告,全体俄语系老师及本科生、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论坛。 

其中叶舒宪教授是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神话学会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文学人类学,专攻中国上古文化和文学方向,已出版著作30部,译著5部。发表论文300余篇。1029日上午叶舒宪教授以“《鸿门宴》的五件玉器——文学人类学方法示例为题的精彩报告让俄语系师生受益颇多。

报告中的叶舒宪教授 

在解读《鸿门宴》五件玉器之前,叶舒宪教授首先介绍了文学人类学的概念、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文学人类学研究中的关键词。显而易见,文学人类学是由两个名词组成:文学和人类学。叶教授借用高尔基的名言:“文学是人学”,文学是由人创作的,表现、反映人的生活、思想、情感和观念。人类学是人的学科,或者叫人的科学。文学人类学就是人类学与文学两门学科的结合,是跨越了两个学科的边缘学科,而两门学科之间又有相通之处,那就是都与人相关。

文学人类学在中国学术界的滋生和发展有四个主要时间段。第一阶段是1932-1986年。闻一多、郑振铎、鲁迅、茅盾等学者自觉采用人类学、民俗学、神话学的研究方法,将神话仪式理论与中国本土文学研究结合做出先导性的探索。比如郑振铎教授受人类学的影响,在1932年写下专论《汤祷篇》,内容是《吕氏春秋》中记载的商王在天七年大旱不下雨情况下以自我为牺牲求天神降雨,郑振铎先生重新用仪式学派、神话的眼光来解读汤祷背后的秘密。第二阶段是1986-1996年。1987年《金枝》和《神话—原型批评》的出版被视为中国文学人类学发展的重要节点,激发更多学者的治学兴趣。文学的原型是神话,神话学这一学科引入中国,使研究文学的文史哲学者打破文史哲、宗教、政治界限,开始关注文学之外的问题,特别是神话背景的问题,文学家本身开始关注神话。第三个阶段是1996-2012年。“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于1996年成立,中国文学人类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原来“各自为政”的文学人类学学者们汇聚于此,更加有组织、有分工,相互讨论,彼此启迪,同时提携后进,形成老、中、青结合的学术梯队。第四个阶段是2012年至今,2012年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首届“文学人类学骨干教师高级研讨班”招生,培养骨干队伍,为各高校传统文学类学科发展提供一种新的路向。

文学人类学研究方法中的关键词有文化大传统、文化文本和四重证据法。文化大传统指前文字时代以来的传统,包括口传和图像等非文字叙事。文化文本的概念意味着对文本阐释的合理方式同样可以运用于对文化的阐释。中国文史研究的悠久历史以传统考据为核心方法,收到人类学转型的刺激后,从单纯的考据研究转向了文化阐释,发生了重要范式转变。文学人类学研究者注重将人类学方法与本土学术传统的考据法相结合、再造。提出四重证据法,文献为第一重证据,出土文字及文献为第二重证据,口传文化与非遗为第三重证据,出土文物及图像为第四重证据。

接下来叶舒宪教授用文学人类学方法具体解读《鸿门宴》的五件玉器,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小传统:文字叙事——《史记项羽本纪》。第二部分为大传统:玉器叙事——玉教传播与华夏文明由来。第三部分为白壁由来:玉教的“新教革命”。

一、小传统的文字叙事。《史记 项羽本纪》中出现玉器的文本叙事为:范增数目项王,举所配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谨使臣良奉白壁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玉玦一块,玉斗一双,白壁一双,而玉器的符号作用为3件失效,白壁一双奏效,这使刘邦免杀身之祸。而玉礼器的符号意义对叙事理解影响重大。玦为佩玉,形如环而有缺口。与“决”同音,故用“玦”表示决断、决绝。所以范增数目项王,举所配玉玦以示之者三,意义在于让项王杀项羽,与之决断。玉斗为酒器,承接仙露,喻示长生。而玉璧象征天和天门。《道德经》立天子,用拱璧。和氏璧,天下至宝,象征统治和权力。可比喻天上的太阳月亮,合成词为“璧日”。成语“天无二日”。《礼记·坊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

所以,刘邦把玉璧献给项王,意为承认项王的统治和权力,承认其皇权受命于天,因此项王免其杀身之祸。

二、大传统的文化文本(玉器叙事)玉教传播与华夏文明由来。刘邦把玉璧献给项王,意为承认项王的统治和权力,承认其皇权受命于天,所以项王免刘邦死罪。那为何刘邦和项羽对玉璧的象征意义都如此肯定和重视,究其原因是对玉石神话的信仰,这就要求从中国大传统的文化文本分析。

从地中海文明到希腊文明都是拜金主义价值观,如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墓黄金棺,希腊神话中的金苹果之争。而东方文明则是美玉崇拜。《穆天子传》:西周帝王穆满沿黄河之道前往昆仑,“载玉万只”而归。商代殷墟妇好墓发现大量和田玉,那时已有西域美玉输入中原。由此看出资源依赖型的华夏文化驱动力,命名为“西玉东输”。出土的玉器表明玉之路先于丝绸之路两千年就已开通。昆仑山美玉输送中原的历史有4000年,且至今依在延续。河出昆仑-玉出昆仑,这也是华夏王权的价值观离不开昆仑的原因。而新发现的辽宁建平牛河梁21墓,5000年前的中国墓葬发现只有人和玉,无黄金。安徽含山07M23墓,5300年前凌家滩文化的顶级墓葬也只发现玉,考古学名词为唯玉为葬,由此可见玉教信仰源远流长。从玉教大传统再看小传统,儒家“君子比德如玉”说,温润如玉;帝王贵族的佩玉制度,对玉皇大帝的崇拜;中医与民间对玉的信仰,认为玉石辟邪护身,保健养生。由此可看出玉教的传播以及对帝王王权价值观的影响。

所以,只有了解国人对玉石崇拜的文化大传统,了解玉教传播及其影响,才能真正理解为何项羽和刘邦肯定一对玉璧的象征意义。

三、白壁由来:玉教的“新教革命”(白玉崇拜)。玉教神话8000年的历史,驱动人们对玉石崇拜,而后来由玉教信仰的驱动引发对白玉的崇拜,即从玉教信仰驱动的华夏资源依赖,到文明国家核心价值形成。

战国时期,赵王得到楚国原先丢失的名贵宝玉——“和氏璧”,秦王知道后派使者对赵王说自己愿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战乱时期的每一座城池都是靠汗血打拼而来,十五座城池可谓是大代价。但为得到白玉和氏璧,秦王愿倾城十五座来换取,可见各君王对白玉的崇拜。虽然蔺相如使得完璧归赵,但秦灭赵之后和氏璧还是归于秦国。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丞相李斯书写“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于上。《礼记》中也记载天子佩白玉,公侯佩山玄玉,大夫佩水苍玉。

所以,白玉与天子对应,对白玉的崇拜构成国家核心价值观。因此刘邦应对鸿门宴的玉礼叙事更准确的说就在于对白玉的崇拜。楚汉之争,谁当天子,谁拥有白玉谁是天子的象征,因此刘邦将白玉璧赠给项羽意指天子之位归项羽,这才免其杀身之祸。而这背后是以白玉崇拜为基石的文化大传统,玉教神话先统一中国,之后玉教“新教革命”即白玉崇拜,从物质与精神上再统一中国。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的金镶玉就是中西最高价值观的组合,即西方神话的金、银、铜与华夏神话的白玉、青玉、碧玉。

所以,要真正理解《鸿门宴》五件玉器的符号意义,不能仅从其文本叙事来分析,而要探索其背后的文化传统,才能掌握其精华,把握其意义,真正理解文本。

从《鸿门宴》五件玉器文本叙事到玉教神话的文化传统叙事,叶舒宪教授生动而丰富的报告不仅让俄语系师生对文学人类学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有了全面而细致的认识,而且开阔了学生眼界,打开了学术思路。通过叶舒宪教授的报告,俄语系学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学文本分析,文学理论研究,而是将在此基础上更关注文学文本背后的文化传统研究,具有更全面的视角和观点。

叶舒宪教授的报告为俄语系学生带来前沿的学术理论,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注入新鲜的血液,相信俄语系学生会取得长远的进步。(李安华)

您的位置:
校友返校接待常规方案
发布时间:2018-04-25 浏览次数: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