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18931988)先生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他的思想吸引人之处在于他用最真切的文字和著作表述了他一生对于东西方文化,印度文化的探究,最终回到对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肯定和发扬。在近一个世纪的生涯里,梁漱溟被各界人士冠以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中国脊梁”等种种称号。此外,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称在梁漱溟身上看见了甘地;著名学者林毓生认为,梁漱溟与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有创造力的思想家。但是,梁漱溟却始终清醒的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而已。他不仅著作等身,而且身体力行,为解决中国问题,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并取得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梁漱溟有影响力的著作,主要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印度哲学概论》、《中国文化要义》、《乡村建设论文集》、《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乡村建设理论》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梁先生重新活跃于学术舞台,完成了其代表作《人心与人生》。还出版了《我的努力和反省》、《梁漱溟教育论文集》、《人生的省悟--朝话》等。他参与创办中国文化书院并亲自为学员授课、答疑,接待来访的国际著名学者。为弘扬民族文化,扩展中外文化交流,贡献了毕生的精力。要在众多著作中探究梁先生博大精深的思想底蕴,笔者认为《人生的省悟--朝话》可谓是了解梁漱溟思想与生平的一个简要入口。

《人生的省悟——朝话》一书不是系统的学术讲演,是他对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同学在朝会时讲话笔录所集成的66篇文章,只是对同学日常生活有所昭示启发,或自同学提出之问题,予以当下指点。内容包括了治学,修养,人生,社会及文化各方面之问题。发人深省,亲切隽永。作者从自身成长的时代背景,家庭影响以及时断时续的求学出发,不断了解了自我,发现自身最大的兴趣是思考问题,并持续了一生的实践。同时,这些智慧的收获对于同样对人生意义探索的任何年龄段的人都能给予内在的力量,读完全书,仔细思量,足使个人从微观到宏观角度对人生有个比较通透的理解。下面从四个层面简述。

1.对心理建设的帮助

当人们心里有烦乱不安的感觉时,就会思想杂乱,心思不纯净。作者从自身的学术探究出发指出:从佛家的发心,即发菩提心看,它不仅是慈悲,也是智慧的;它是对众生机械的生命,能有深厚的了解,原谅与悲悯,而要求一个不机械的生命。儒家对人的帮助则是有彻始彻终的一点——立志。梁先生说,佛家是原谅与悲悯,而儒家则是刚正的态度。但两者有彼此相通的地方,终极都是一个自由的活泼的有大力量的生命(P11,《人生的省悟——朝话》,以下页码均指本书)。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有志气,并且要把志气和欲望分辨清楚,这样心思才能集中,而不是老往别处跑,烦躁而不宁。对外界之物要调整,但不能忘记对自己心理的的调理,这是一个很要紧的根本所在。他说:“所以大家要常常回头看,发现自己的缺欠,注意去调理。做事则要集中精力去做,一面须从容安详,一面还要挺然,挺然是有精神,站立得起。安详则随时可以吸收新的材料,因为在安详悠闲时,心境才会宽舒;心境宽舒,才可以吸收外面的材料而运用融会贯通。否则读书愈多愈无用。”(参见P17

大多数人都希望过着痛快的生活,摆脱“敷衍,懒惰,不做事,空自一天天企待着去挨磨日子”,对于这个问题,梁漱溟认为可从三方面入手:其一,人生只有尽力,尽力才有坦白可言。坦白绝不是没有羞恶,没有判断,它是要使每个人从坦白真实里面来认识自己,来发挥各自的生命力。每人都能如此,其情必顺,其心必通,才不致落于形式的表面的应付上(参见P20)。其二,自己力气不为人家用,似乎应该舒服,其实并不如此,反是心里感觉特别紧缩,闷苦。所以为社会牺牲,是合乎人类生命的自然要求,这个地方可以让我们生活更能有力!其三,在事情本身说,表面上只有大小之殊,没有精粗。古人云:洒扫,应对,进退,即是形而上学。又云“下学而上达”。所以凡对人情事理有所悟者,就是很大的学问。此其要点,即在集中精力,多用心思,去掉懒惰。能如此,才算握住生命真谛,才算得到痛快的合理的生活。(P21.

2. 讨论了治学的方法与态度

梁漱溟对于学问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学问就是能将眼前的道理,材料系统化,深刻化。要的说就是,“学问贵能得要”。所以,在有学问的人,没有觉得学问是复杂的,在他身上也没有觉得有什么,很轻松。如果一个人觉得他身上背了很多学问的样子,则这个人必非学问家。学问家以能得要,故觉轻松,爽适,简单。在学问里面要能自己进得去又出得来,这就是有活的生命,而不被书本知识所压倒。他深刻指出:问题来了,能认识,能判断,能抓住问题的中心所在,这就是有用,就是有学问。反之,问题来了,茫然地不能认识问题的诀窍,不能判断,不能解决,这就是无学问。(P32

基于此,他有说明了研究问题必须的三点态度:1)要有一个追求不放松的态度。因为不追求则很容易只看见一些广泛的材料,而不能把握其要点。2)要不怕问题牵连广大。能辗转索引,像滚雪球一样愈滚愈大,可是始终还是一个球。3)要从容有含蓄,不要性急。因为性急是一般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当你对他讲这样不好,他就以为你主张那样。梁先生形象的说道:譬如一幅图画,是由阴阳明暗几面配合而成的;假如阴阳明暗左右前后没有完全排比出来,枝节片段的东西就不能供人家欣赏领略。有时为事实所迫,这不甘心的事却亦做了不少。(P34)从中我们不但能了解梁漱溟先生研究问题的途径,也能感受到他对于自身理论被心急之人误解的无奈。这些都对我们在科研实践中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反思。

3.融合中西方文化之贡献

梁漱溟自述他在二十岁至二十九岁这段时间为出世思想,走的是佛家的路。29岁以后重转回人世的路后,就一直不停思考和投入社会实践。他思想上的根底在于中国儒家,医学和西洋生命派哲学。在他的名篇《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儒家思想,佛教哲学和西方的“生命哲学”糅合在一起,他把整个宇宙看成是人的生活、意欲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提出以“意欲”为根本,又赋予中国传统哲学中“生生”概念以本体论和近代生物进化论的意义,认为“宇宙实成于生活之上,托乎生活而存者也”,他对法国柏格森,美国詹姆斯和杜威等哲学家很有共鸣。例如,柏格森对心灵的见解: It does not exactly lies within man,rather,man lives within it, as in an atmosphere of intellectuality which his consciousness breathes.(梁译为:与其心灵蕴于人身,毋宁说心灵直如弥漫之大气层而人身处于其中,人的意识活动犹如气息之呼吸也。)(见P147《人心与人生》)。这和他前面赞同的凡真学问家,必皆有其根本观念,方法和眼光的思想是一致的。

梁漱溟深刻指出西方的科学是一切数学化。这种静化数学化是人类为要操控自然所必走的路子;但这仅是一种方法,而非真实。真实是动的,不可分的。所以,西方的根本方法是静的,科学的,数学化的,可分的。而东方的根本方法与眼光是动的,玄学的,正在进行中的不可分的。中国人的文化则是要人智慧不外用,而返之用于自己生命。儒家之所谓圣人,就是最能了解自己,使生命成为智慧的。普通人之所以异于圣人者,就在于对自己不了解,对自己没办法,只往前盲目地机械生活,走到哪里是哪里。儒家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表示生命已成为智慧的——仿佛通体透明似的。

以医学为例子,梁漱溟认为中医对呼吸,消化,循环等等能认识了解,操纵运用,其在医学上的贡献是了不得的。西医无论如何解剖,但其所看到的仍仅是生命活动剩下的痕迹,而非生命活动的本身,但对病菌的发现是西医最大的贡献。他还预见到了中西医学相沟通之机在西医,在其能慢慢研究,进步,转变,渐与中医方法接近,将中医收纳进去。(P128

早在20世纪20年代时,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梁漱溟把人类文化划分为西洋、印度和中国三种类型,称“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国其根本精神的”,与向前看和向后看的西方和印度文化有别。中国文化以孔子为代表,以儒家学说为根本,以伦理为本位(P76《中国文化要义》),它是人类文化的理想归宿,比西洋文化要来得“高妙”,认定“世界未来的文化就是中国文化复兴”,认为只有以儒家思想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生活,才能使人们尝到“人生的真味”。虽然梁溯溟也指出了中国文化是早熟的,有自身的五个缺点,但他由此断定中国是一个“职业分途”、“伦理本位”的社会,缺乏“阶级的分野”,故反对阶级斗争。不能不说这是他的一个远见卓识,可惜并未为很多人了解。

话说回来,梁漱溟在研究中国问题时,曾说:“东方文化这大而无当的名词,我本是厌听的。”因为他不是为了学术而学术,他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他相信的是:只须在事实上求办法,不必于政治经济之外,另提一个文化问题。(P121)。可见真的学问家是不必拘泥于名词的,他这种求实的勇气也使他在各个年代都保持了独立思考的真我状态。

结语

梁漱溟思想的根本观念是“生命”,“自然”,他看宇宙是活的。因此在《人生的省悟--朝话》中,他提到一般人对道德的三种误解---即道德是拘谨,枯燥和额外的事情。他直言所谓道德是“一种力量,没有力量不成道德。道德是生命的精彩,生命发光的地方,生命动人的地方,让人看着很痛快,很舒服的地方”。只是“在寻常日用中,能够使生命和谐,生命有精彩,生活充实有力而已。(P68-69)”,这种活泼有力的见解全来自作者对生命全然的了解和经历。

《人生的省悟——朝话》中的66篇讲话谈及面极广,还有谈成败,朋友,合作,用人,婚姻,戏剧,音乐和儿童的心理,但无一不是从他的人生观而来。他说:人生虽不好说有目的,但未尝不可说人生有其意义。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人生的意义在于他会用心思去创造。所以应该时时提醒自己,要用心思创造(P195)。整体上,梁漱溟对于人生的态度就是一个不断摆脱机械化,勇敢地为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寻找出路的一生,在新文化运动中,他顶着社会全盘西化的狂澜,竭力提倡和诠释出儒家文化的真精神。所以说,他留下的论著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十分宝贵的精神营养品。


您的位置:
校友返校接待常规方案
发布时间:2018-04-25 浏览次数: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