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赞铁路的开通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坦之间的合作迎来了第六十周年。这份交往,不仅有历史的厚重感,也饱含着现实的温度与活力。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片土地的故事,2024年11月20日至27日,在Betway必威西汉姆联院长杨延宁教授的带领下,来自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历史系、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及思勉人文高等研究学院5家单位11名师生赴坦开展为期八天的田野实践与社会调研,以驻坦使馆、中资企业、当地学校和历史古城为脉络,在学思践悟中深化对这片红土大地的认识。


他们走进使馆,记录外交官对中坦合作进程与成果的分享;深入企业,探访中国技术与当地资源结合的本土化经验;来到学校,与当地师生展开跨文化对话,展示彼此的学习与思考。从石头城的古老街巷到现代化的合作项目,这一次田野实践之行,不仅是对中坦合作的回顾与展望,更是对全球南方合作新路径的探索。


历史与未来的交汇,驻坦使馆工作人员眼里中非合作的新征程


支队抵达坦桑尼亚的第一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这座位于印度洋海岸的办公楼,不仅仅是中坦合作的枢纽,更是一段段跨越时空友谊的见证。在使馆工作人员的细致介绍下,师大学子了解到大使馆作为中坦沟通桥梁的重要作用,也初步感知了中坦建交六十年来合作的深厚积淀。

支队与驻坦使馆工作人员座谈

在实地研学中,使馆工作人员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展现了中坦关系从历史到现实的稳步推进。在经贸合作方面,使馆工作人员分享了中坦经济互动的最新进展,尤其是坦桑尼亚优质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案例;在文化领域,中坦之间丰富的文化交流与旅游合作让学生们看到了另一种“互鉴”——不仅是物质资源的交流,更是文化理解与情感连接的深化。

最让学生们触动的是,年轻一代如何通过自己的专业与努力,为中坦合作注入了活力。从使馆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中,支队看到了外交背后的真实一面:对细节的关注、对人文的体察,以及不懈的实践。这样的观察让他们更加清楚,作为青年人,他们如何从自身的专业出发,成为中非合作的桥梁和未来的推动者。这次访问为支队后续的田野调查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也让他们感受到肩上责任的分量。

历史坚守与现代拓展,从坦赞铁路到中铁建工东非分公司

当地时间11月22日上午,支队来到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的坦赞铁路客运站。作为中、坦、赞三国友谊的象征,这条铁路承载着中非合作的辉煌记忆。在出发之前,支队曾共同聆听Betway必威西汉姆联陈晓晨研究员的讲解,了解坦赞铁路的修建背景及沿线田野调查的故事,还观看了十多年前客运站的影像资料。彼时车站人流如织、熙熙攘攘,而如今的站台却显得冷清安静,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

坦赞铁路(达市段)月台现状

车站内,一砖一瓦、一幅幅老照片默默诉说着坦赞铁路跨越山川与民族的建设历程。从“1967年9月5日三国签署铁路修建协定”到“1976年铁路正式移交”,这条全长1860公里的铁路不仅改变了东非的物流版图,更成为中非友谊的见证。然而,支队成员也注意到,曾经繁忙的站台如今人迹寥寥。

达市客运站内陈列的中国土木照片

尽管眼前的景象显得落寞,坦赞铁路激活项目已经被提上日程。今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坦桑尼亚总统哈桑、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共同见证签署了《坦赞铁路激活项目谅解备忘录》。这条“自由之路”有望重新焕发活力,为中非关系注入新的动力。

从历史的印记中走出,支队随后参访了中铁建工集团东非有限公司。中铁建工是坦赞铁路建设精神的延续与升华。

中铁建工集团东非有限公司向支队介绍企业过去的筚路蓝缕

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欧阳威提问

座谈会上,中铁建工集团东非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姜云涛借集团史料读物《从坦赞铁路驶上“一带一路”——中铁集团走出国门50年纪实》介绍了企业在非洲的艰辛与开拓历程。从1969年响应国家援外号召修建坦赞铁路开始,公司便扎根于坦桑尼亚,成为中国铁路建设“走出去”的先行者。企业代表同时将该书赠予我校学子并予以厚望,鼓励他们扎根自身专业,结合跨学科的知识与视角,深入探索中非合作的新可能。

《中铁集团走出国门50年纪实》(内容节选)

跨文化交流的桥梁,赴坦开展双语教学

语言是一座桥梁,连接着不同的文化,也拉近了彼此的心。在这次坦桑尼亚之行中,支队走进当地中学,发挥自身所长,为当地青年和学生们带来一次双语课堂。

这次课堂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七巧板为主题。七巧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的“燕几图”,经过“宴几图”、“蝶几图”等演变,最终发展为今天的模样。这些小小的木块承载着中国古人的智慧与想象力。课堂上,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师范生王天远同学作为主讲人,从七巧板的起源讲起,通过故事和演示,让学生们了解这项传统文化背后的魅力。

为了让学生们更投入,团队提前准备了几副七巧板作为学习工具,也是送给学生们的小礼物。课堂上,学生们被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套七巧板,团队成员担任助教,耐心地指导他们完成拼图。在七巧板的拼接中,“守株待兔”的教训和“愚公移山”的精神被传递给了这些孩子们。每当解开一个拼图,他们的脸上总是露出兴奋和自豪的笑容。

学生们在尝试拼七巧板

站在这片异国的土地上,支队成员们感受到的不只是新鲜的经历,更是跨文化交流的意义和分量。七巧板作为课堂的载体,不仅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也成为他们和当地孩子之间的桥梁。或许这节课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但在中非友谊的长河中,这样的点滴努力正在汇聚成更深厚的理解与合作,也正如支队成员在课后总结课堂教学时所写:“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

双语教学中的中国寓言故事

支队成员与能爱(第四届“汉语桥”世界小学生中文秀全球15强)拉勾约定继续学习中国文化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于钧同则给当地青年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汉语教学活动,为当地的青年打开了一扇通往中文世界的大门。他借助当地的中文教材,耐心地教授了从一到十的汉字写法和发音,并引导学生们用这些数字练习组词和造句。课后,许多学生意犹未尽地围着于钧同提问,他们表示,这次课程不仅学到了语言,还感受到了一种文化交流的深厚友谊。

于钧同与当地青年学生们

在桑给巴尔岛的里拉学校,支队还与当地老师们围绕语言教学、文化差异、教育创新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祝愿结下的中非友谊之树常青。

尾声:城与城相望让孤岛不孤

在桑给巴尔岛的石头城——一座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古城,狭窄的街巷交织如网,历史的痕迹深藏在每一扇雕刻精美的木门后。作为印度洋贸易的枢纽,石头城曾是连接非洲、阿拉伯和印度的交汇点。告别两校学生后,支队的田野调查在此处收尾,每一块斑驳的墙砖、每一扇古老的石门都诉说着文明对话间的人文历史。

支队成员在石头城聆听学者昆布先生讲述木门的文化内涵

石头城的木门,不仅是一种建筑装饰,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一扇扇雕刻复杂的木门记录了桑给巴尔的历史辉煌,也展现了其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质。队员们通过与当地历史学者的交流了解到,桑给巴尔在殖民时代的复杂地位使它成为“孤岛”,但正是这种交汇多元的特性,让它始终扮演着区域对话的重要角色。支队成员黄依波感慨,“看到本土文化和外来影响相互融合的过程,让我们想到今天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用开放的心态展现文化自信,这真的很有启发。”

当地学者在阐释桑给巴尔的政治历史

在调查中,支队成员们不断回望石头城的历史,不断追问石头城的过去如何对话于今天,不断思考石头城的记忆如何映照现代全球治理的未来。这里的文化融合、贸易互动和社会协调,为中国在全球南方合作中如何平衡区域利益、优化资源联动提供了借鉴。队员们意识到,城与城之间的相望,不仅是物理上的连接,更是一种文明间的对话。

诚如生于东非桑给巴尔的作家、诺奖得主古尔纳写道:“我们常常离开已然熟悉的环境,带着一点乱糟糟的行李,和一点没有头绪的野心,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古尔纳笔下人物迷惘着的,正是异乡人在融入西方文明的快速进程中,所遭遇的前所未有的精神危机。

在石头城的落日下,海风穿过古老的木门,学生们伫立在印度洋边,感受到中非交流的深远意义。从石头城到上海,尽管隔着大洋与大陆,各自却因为文化的传承与互动而更加贴近。这座孤岛的故事提醒我们,孤岛不孤,因为连接永存,而这样的连接,正是中非文明互鉴的象征。

从达市到桑岛海面,来往的船只奔流不息,日落月升,驶出窘迫,驶入希望。支队在坦桑尼亚的每一站交流,既承载着中坦两国人民深厚的集体记忆,也凝聚了携手迈向未来的信心与决心。这次赴坦交流也将成为新的起点,激励更多中非青年共同续写友谊新篇章,为全球南方的共同繁荣描绘美好蓝图。


您的位置:
校友返校接待常规方案
发布时间:2018-04-25 浏览次数:3204